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

狀元最想知道嘅3D清晰答題框架 = 寫最少嘢 + 拎最多分 + 滅絕careless mistake + 考官最LIKE + 答得最輕鬆!

  提到3D尋邊覓角嘅題目,好多同學都耍手擰頭,根據杜氏數學Herman To Math非正式統計,同學最憎3D嘅三大原因如下:

  (一)步驟超多,寫到水蛇春咁長,但又得好少分。

  (二)無從入手,資料擺曬喺度,但諗唔到自己有咩係計到。

  (三)幻想唔到,幻想唔到點樣喺件立體抽塊平面出嚟。

  基於呢三個原因,唔少忽略學生個別困難嘅老師,就索性用結果論,見你花多多時間拎得少少分,就勸你不如放棄。其實唔使!

  接下來我將會分享我嘅答題框架,教你對治以上三個難點。

  首先,我地研究下Marking Scheme先,以201318(b)(ii)為例: 


  只係得3分,但總共有20行,的確要寫到水蛇春咁長。雖然係咁,睇真啲其實只係得4:

(1)CN
(2)ACB
(3)AN
(4)ANC


  4步拎3分,話曬都Section B,差唔多啦!

  你可能心諗:「雖然得4步,但的而始確要寫20行喎!」請記住以下說話:Marking Scheme係畀考官睇,唔係畀你睇!話到明 “Marking” Scheme,唔係 “Answering” Scheme嘛!

  換言之,你可以唔跟Marking Scheme而跟我嘅答題框架,而事實證明,你亦都可以安心咁跟,因為我一向都係用呢個框架去考試,我2016年親身上陣,Maths + M2「雙5**,實證靠得住。

  我嘅答題框架如下:

In ΔXXX,
Formula
Answer

  以上面搵AN嗰一步為例,我會寫:

In ΔANC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N2 = CN2 + AC2 – 2(CN)(AC)cosACB
AN = 26.03453787

  有幾樣嘢要留意:

(1)寫明考慮邊個三角形,一來方便考官睇,二來亦方便你自己覆卷或者翻查嘅時候,容易啲搵返係邊個三角形。
(2)formula嗰行前面留啲spacing,原因係運算太花哩碌,其實之後好細機會refer返,多數都係用返個答案,好少需要睇返條式。
(3)最後答案嗰行,一定要寫Therefore嗰個符號,要露曬三點,原因係呢個格式可以突出到一啲你已經計咗嘅資料,到你翻睇都易啲搵返。
(4)假如條題目係搵AN而你需要取至3位有效數字的話,就咁寫:

In ΔANC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N2 = CN2 + AC2 – 2(CN)(AC)cosACB
AN = 26.03453787  = 26.0
  
      好多同學會諗住慳時間,於是唔將計數機全個數抄低。好可惜,唔抄先至嘥時間,因為當你要返嗰個數嘅時候,你又要重新計多次;就算你醒到將啲數SAVE入計數機,你都仲要承受2個風險:

(1)如果你有自設Program,而個Program都有用到嗰個SAVE位的話,你用完個Program,你SAVE咗嗰個數就會受影響。
(2)如果你計嗰條數複雜到,你要用好多個SAVE位的話,你要記得邊個SAVE位係邊條邊、邊隻角。(諗起都頭痛)

  至於「無從入手,資料擺曬喺度,但諗唔到自己有咩係計到」嘅問題,其實你需要嘅係一個「武器庫」!即係一個「你可以計到……」嘅LIST,詳細嘅用法遲下再講,依家我寫低條咒語先,歡迎參詳參詳:

  Δ = 3 + 3,  3 / 21 / 12 / 3 
  è  33  &  面積  &  3

  至於幻想平面,最快嘅方法,就係先定咗你要抽出嚟嗰個面,究竟啲角叫咩名,例如嗰三個角係ABC,你就直接喺草稿紙標咗ABC三點先,然後連線遊戲咁連起佢,咁個面就出咗嚟,再標返啲已知嘅邊同角,咁就清楚曬。簡單啲講:唔好諗抽面先,抽咗啲角出嚟,再連返佢,有點有線就有面架啦!

  最後,補充多一點先:做3D題有時要用一啲題目無標明嘅點,以Practice Paper嘅一題為例,Marking Scheme係咁樣介紹Q點出場:


  呢個寫法其實無乜同學會咁寫,我亦唔建議採取呢種寫法,原因係你要好熟悉數學專有名詞,而事實上介紹新嘅點出場,只需要精確表達就可以,我建議你參考我嘅Let Point大法」(設點大法)

Let 點名 be the point on 線名 such that 所有特徵.

  根據呢條公式,我就會咁寫:
Let Q be the point on AB such that CQ AB.


  講到呢度先,我靴文,撐硬你!

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

數學人如何從隨機事件中決策?

  人人都懂得決策:落雨就帶遮,無落雨就不帶遮;肚餓就食,不肚餓就不食;考試低過90分就報補習班,不低過90分就繼續自習……做,還是不做,有個標準釐定。

  然而,標準有時很含糊,或帶有主觀色彩。例如:熱就開冷氣,不熱就不開冷氣。若只關係到你一個人在睡房熱不熱,當然你話事。但要是關係到一間公司過百位員工熱不熱,這倒影響重大。究竟,怎樣才算熱?

  要答這個問題,首先要答:怎樣量度熱?很簡單,找工具,用溫度計。然而,溫度計是如何量度熱的呢?這裡涉及一個映射的過程:由於酒精遇熱澎漲,因此可以藉溫度計酒精的長度,映射熱的程度。從此,熱的程度可以轉化成長度。

  量化標準,是決策中很重要的一步。使標準得以量度,標準黑白分明,灰色地帶盡量縮小。

  然而,要是事件涉及隨機因素的話,就算標準定得壁疊分明,結果也未必說得準。舉例說:你想查出一枚硬幣是否老千硬幣,如是者你連擲10次公字,得出9次公和1次字。你敢不敢說這就是一枚老千硬幣?不。雖然你會很懷疑,但仍是不敢斬釘截鐵的說,因為負碌擲中9公1字還是有可能啊!

  話雖如此,你仍是相信「這枚硬幣有出千」多過「這枚硬幣無出千」,因為畢竟九公一字,「出千的可能性」的確比「沒有出千的可能性」高。

  換言之,面對隨機事件,事情不再只有「是」或「否」般涇渭分明,是與否之間也存在了「可能是」。就好似Facebook搞活動,有些朋友選「出席」,有些朋友選「缺席」,但總有些朋友他媽的選「可能出席」。而在這班「可能出席」的蛋散當中,出席的可能性各有高低,例如蛋散甲比蛋散乙更有可能出席。

  長短,以長度表示,以直尺量度;輕重,以重量表示,以磅秤量度;可能不可能,以可能性表示,那麼,又以什麼量度?正是:機會率。

  機會率是一個由0到1之間的數值,若以百分率表示,則是大部份人熟悉的0%至100%。從日常生活的對話中,也會以0%代表無可能;以100%代表一定;以50%代表機會一半一半,「是」與「否」的可能性相同;罰球命中率90%的雷阿倫比60%的奧尼爾,更有可能射入罰球。應用層面非常廣。

  回到老千硬幣的例子,或許你會質疑:只擲10次當然不能作準,不如擲100次。問題不在於次數,就算真的擲100次,若硬幣沒有出千,舉例說擲中90次公10次字的機會雖微,但還是有可能擲到啊。當然,若然你要我示範,或許我窮盡一生也沒法子成功。可是,放眼世界,誰敢說自第一枚硬幣鑄出來以後,若全地球人都擲100字公字,沒有人會擲中90公10字?負碌就是負碌,機會雖微,但終究還是可能,尤其是屢敗屢戰的話。

  或許你又會質疑:10次不夠便100次,100次都不夠便1000次,1000次都不夠便10000次……然而,問題是:誰都「不可能」擲「無限」次。

  有人提出另一條思路,向物理學求救:仔細分析硬幣的結構,以決定硬幣是否老千硬幣。沒錯,這是對的。然而,要是出老千的不是硬幣,而是擲硬幣的人早已訓練有素,那麼如果仔細分析這個人呢?要出手相助的不僅是物理學,似乎還需要解剖學。由此可見,在某些情況,仔細分析內在結構,也是「不可行」。

  活於「不可能」及「不可行」的框架之中,簡簡單單的「是與否」,也不是隨便可以答得出來,0%和100%很罕見,誰說得準?曾幾何時,也有不少人深信人類能夠在天上航行的機會率為0%,也有人深信100%能夠與自己的伴侶白頭到老,誰說得準?

  這話題開始有點離地,正如知道現在的狀態就夠,別要我證明自己存在。生活未必需要0%才代表否,100%才代表是。老師說:狗有四條腿。你拿隻三條腿的畸胎狗出來挑戰,沒趣。狗有四條腿,語言上習慣如此說,其實不代表狗100%都有四條腿,而是「大部份」狗都有四條腿。

  怎樣才算「大部份」呢?機會率為多少,我們才習慣有「信心」地說「是」呢?在統計學上,普遍使用95%。

  暫停!為什麼將機會率扯到統計學去了?機會率處理隨機事件,試問統計學實實在在的,處理已發生的事,有什麼隨機好說?例如統計一下班中40位學生數學考試的平均分,那就將40個數加起來,再除以40,何隨機之有?那裡需要機會率?假若計到69分,那麼這40個數的平均分就100%是69分啊!

  沒錯。這個例子也好,稍為改動,便能感受機會率於統計學中的重要性:那麼全港學生數學考試的平均分呢?理論上,資料一樣能夠蒐集,但實際上,卻是「不可行」了。既然不便一窺全豹,那就只好以偏概全。從整體中抽取樣本,以樣本代表整體。這當然是不準確,但這就是抽樣調查,目的不是奢求100%準確,求的是求樣本盡量接近整體,準確度95%已心滿意足。

  回到全港數學考試平均分的設例,假設統計員隨機從整體抽出100位學生,並計算出100位學生的平均分。統計員當然不會奢望這100位學生的平均分,就徹徹底底等如全港學生的平均分。然而,通過運算,統計員卻能計出一個範圍:整體學生平均分有高達95%的機會率在這個範圍之中。舉例說:統計員計出的範圍是60分至78分,這代表:高達95%的機會率,整體學生平均分就在60分與78分之間。換言之,有了這個範圍,真相雖不中亦不遠矣。

  話雖如此,你或許又會質疑:全港近900,000名學生,僅僅抽出100位,也難保沒被抽出的八十幾萬名學生的分數,舉例說,可以是全部0分。既然如此,不就大大高估了嗎?這問題的答案就存在於機會率之中,數學人沒奢望100%準確度,只求95%準確度。要是沒被抽出的八十幾萬名學生真的全部0分,那就代表已陷入那5%裡,不幸啊!就好似用一枚沒出千的硬幣,連擲了九公一字,被當作是出老千一樣。這也揭示統計不是做了一次,便以後不用做。要作檢查呢!

  先寫到這裡。面對隨機事件,結果具95%準確度,「我都接受!」

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

10/9/2016 數學戒賭 中期報告 (LOL!)


  暫時《數學戒賭》系列出了 4 條片:



  內容均是圍繞著:話你知,賭博正常是輸硬!你要玩「賭」這個遊戲,你就是「輸住嚟玩」,就好似一級方程式,在排位賽的時候,你包尾,起跑時你已經在最後一位,輸是正常,要贏就要有「過人之處」。


  過人之處,就是數學。


  以賭為生,絕對有可能,亦是不爭的事實,賭波賭馬,全職賭手,大有人在。然而,我要告訴你:沒有任何一位全職賭手是不擅長數學的。


  因此,老實說,我雖然拍片講賭,但我真的不怕被人標籤我是鼓吹賭博的壞人,因為,我將「賭博=數學」的真相告訴你之後,要麼,你發現太難,因此寧願不賭;要麼,你開始鑽研數學。當你成為了數學博士,我便不算鼓吹賭博,而是鼓勵了你成材。YEAH!


  真正推動魯莾賭博的人,是那些禁止人賭博的人。人類的心理:越禁越紅,越禁越想入非非。真正的戒賭,不是綁著手腳,勒緊褲頭,而是清楚洞見賭博必輸的本質,打從心底裏已不想賭。這就是我在做的事。


  得到如觀掌中珍,看見未賭先輸的本質,看見運氣其實只是機會率,我不必禁止你,有腦的你也不會賭。